实验室常用的废液处理方法。
1、铁氧吸附法采用6价铬氧化,废液中加入硫酸亚铁将6价铬还原为3价铬,然后在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钙,调节pH8~9,放置12小时,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
2、利用氢氧化物的沉淀吸附,采用镁盐脱砷法,在含砷废液中加入镁盐,调节pH9.5~10.5,产生氢氧化镁沉淀,利用新的氢氧化镁吸附砷化合物,搅拌,放置12小时,分离沉淀。
3、用氢氧化钙将2价铅转化为不溶性氢氧化铅,然后采用铝盐脱铅法处理,即在废液中加入氢氧化钙,调节pH至11,使废液中的铅产生氢氧化铅沉淀,然后加入硫酸铝,调节pH7~8,产生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铅共沉淀,充分澄清,检测过滤铅含量,分离沉淀。
4、用硫化钠将汞转化为不溶于水的硫化汞,然后与硫化亚铁分离去除,即在含汞废液中加入硫化钠,充分反应,加入硫酸亚铁,使其产生硫化亚铁,与硫化汞分离沉淀。
5、用氢氧化钙将镉离子转化为不溶于水的氢氧化镉沉淀,即在镉废液中加入氢氧化钙,将pH调节为10.6~11.2,充分搅拌后放置,分离沉淀。
6、氰化物离子利用次氯酸钠或漂白粉的氧化性转化为无害气体,即先用碱溶液将溶液pH调节至11以上,再加入次氯酸钠或漂白粉充分搅拌,氰化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氮气,放置后检测废液中氰化物离子。对于难以分解的氰化物(如锌、铜、铁、镉、钴等)和有机氰化物废液,必须单独收集处理;对于含有重金属的废液,分解氰基后必须进行相应的重金属处理。氰化物及其衍生物应在通风柜中处理。
7、在含氟废液中加入氢氧化钙,直到废液呈碱性。充分搅拌后,放置24小时进行过滤,滤液作为碱性废液进行处理。当这种方法不能将含氟量降低到8mg/L以下时,需要进一步降低含氟量,阴离子交换树脂可以进一步处理。
8、酸、碱、盐废液原则上应分别收集和预处理。对于一般稀溶液,可以用大量的水稀释到1%以下,然后排入实验室下水道(非市政排水系统)。如果废液相容,可以互相中和,也可以用来处理其他废液(比如废酸集中回收,或者废碱处理,或者废酸先用耐酸玻璃纤维过滤,滤液中和碱,调节pH到7)。对于含有重金属和氟的废液,应另行收集处理;对于黄磷、磷化氢、卤化磷、卤化磷、硫化磷等废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