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吸泵的种类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1.常用的自吸泵有:自吸式自吸泵和带引水罐自吸泵。
自吸式自吸泵:指不需要在吸入管路内充满水就能自动地把水抽上来的离心泵称为自吸泵。
带引水罐自吸泵实际是水罐和普通离心泵的组合,结构区别于自吸泵。
2.优缺点:
(1)带引水罐自吸泵主要是占地面积大,前期设计工作多,但适用场合多,泵效率高。
(2)自吸式离心泵系统设计简便,特别适用于低流量的废水外输场合。
(3)自吸式自吸泵受限条件多,比如大流量、高扬程、复杂工况、材质等,自吸泵就不如离心泵可选性那么强。
(4)自吸式自吸泵与同等性能参数的离心泵相比,效率较低,汽蚀性能较差。
(5)两种泵型启动时均需灌泵,也有厂家提出,自吸式自吸泵启动前可不灌泵,但因吸入空气及排气时长,会导致正常吸液等待时间长。
二、对于带引水罐的自吸泵设计注意事项
(1)引水罐容积的确定,首先根据流量确定入口管径,引水罐的容积一般是入口管气体容积的3-5倍。
(2)引水罐灌水后一定要保持封闭,不漏气,否则会使吸水不畅。
海化纳滤项目,800m3/h自吸泵,前期开车时出现吸水不稳定现象,开始以为是设计问题,经过设计计算排查,对引水罐所有法兰和阀门进行了焊接处理后,保证了密封性,吸上问题解决。
(3)入口管线尽量短、直、少弯头,减少入口阻力,保证吸上真空度。
(4)引水罐设计型式:
三、自吸式自吸泵设计注意事项
(1)入口管线尽量短、直、少弯头,减少入口阻力,保证吸上真空度。
(2)入口管线管径一般保持与泵口径一致,最多只能大一个规格,否则会增加进泵气量,导致吸水困难;
(3)吸水管道内水中含有溶解性气体时,会因管道中压力减小而逸出,如果在吸水管路某处出现积气,就会形成气囊,而影响管道的过水能力。严重时会破坏真空吸水。为了使水泵能及时排走吸水管路中的气体.吸水管应有沿水流方同连续上升的坡度.且i≥0.005.使管内气体从水泵入口处的泵壳顶端排出。自吸泵吸水管的安装与敷设应避免在管道内形成气囊。
(4)自吸泵吸水管设计流速一般为:吸水管直径小于250mm时,流速为1.0~1.2m/s;吸水管直径在250~1000mm时,流速为1.2~1.6m/s;吸水管直径大于1000mm时,流速为1.5~2.0m/s。
四、自吸泵吸不上来水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1)由于自吸泵的吸水管道密封不严所致自吸泵一直处于抽空气的状态所以自吸泵吸不上来水。
解决办法:就是检查自吸泵的进口管道密封修复漏气点例如焊接处、管道接头处等怀疑可能漏气的地方都要仔细检查例如可以采用运行5分钟左右后停机贴近管道听有没有吸气的声音。
(2)使用一段时间的自吸泵由于遭遇腐蚀或者磨损、机械密封出现漏水的现象都会是自吸泵吸不上来水的原因。
解决办法:更换新的损坏件就能解决问题。
(3)由于输送的液体里面杂物较多导致管道或者底阀甚至泵体里面出现堵塞现象,也会是自吸泵吸不上来水的原因,
解决办法:找到具体堵塞点清理掉杂物即可解决问题。
(4)由于进口管道安装不合理例如弯头数量太多弯头数量尽量控制在1-2个2个弯头时尽量采用45度的弯头较好、管道口径未按照泵口径匹配擅自变大也会导致自吸泵吸不上来水。
(5)自吸泵第一次把水吸上来之后第二次使用必须要灌水才能吸上来说明有空气进入到泵体里面所致,比如自吸泵出口管道没有装止回阀由于出口联通大气停泵之后会出现水倒流空气会被吸入到泵体里面去由于有空气进入所以下次启动时还需要灌水排气才能把水吸上来。
这种自吸泵吸不上来水的解决办法:在出口装一个止回阀即可解决问题。
(6)自吸泵在实际安装使用中吸水高度超出了自吸泵的允许吸上高度。
建议更换自吸高度更高的自吸泵产品,或者通过提高启停泵液位的方式解决。
类型一:自吸式自吸泵
类型二:带引水罐自吸泵
(来源:环保小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