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banner
您当前的位置 : 首 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联系我们Contact Us

广州市藏绿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电 话:020-82510890

手 机:18602037668

邮 箱:canglvhb@163.com

网 址:www.canglvhb.com

地 址:广州市天河区车陂启明大街93号A218房

COD超标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

2025-06-19 17:41:18

一、出水COD超标的因素

1.进水水质

(1)还原性无机物含量异常

如果进水或中间段的还原性无机物,像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的含量不正常,就会干扰COD的测定,让测定结果出错,但实际上有机物的含量可能并没有变化。

(2)进水pH值异常

进水pH过高或过低均会对生化系统产生直接影响。当pH值低于6或高于9这种极端情况出现时,会显著抑制微生物活性,导致系统处理水质的能力下降,使得出水的各项指标(如氨氮、总氮、COD等)升高。

(3)水温过低

当水温低于10℃时,微生物的活性会大幅降低。以氨氮为首的污染物浓度往往会上升,同时总氮、COD等指标也会受到影响。这主要是由于低温会减缓微生物的代谢速率,包括有机物的分解和转化等过程,从而降低了污水处理效果。

(4)有机物浓度过高

有机物浓度过高时。在高负荷状况下,生化池会出现白色泡沫增多、出水在线COD检测数值升高、污泥沉降性能降低以及上清液浑浊等现象。此时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变差,好氧区的溶解氧也会下降。

(5)进水存在难降解或抑制类成分

部分难降解有机物会抑制活性污泥的功能,影响泥水分离过程,导致上清液浑浊。当存在难以生物降解的物质时,BOD占比较低,甚至B/C小于0.20。可能会使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受阻,降低处理效率。

a1.jpg

2.生化系统

(1)温度波动

在夏季高温时,微生物可能会过度活跃,消耗过多的溶氧,从而影响处理效果;而在冬季低温时,微生物活性降低,处理效率也会随之下降。

(2)营养料比例不均衡

常见的C、N、P比例长期失衡,会导致污泥活性下降,影响有机物的分解。适宜的C、N、P比例约为100:5:1,当比例失调时,会限制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进而降低污水处理效果。

(3)水中溶解氧波动

溶解氧的异常波动会影响污泥活性,好氧池溶氧过高会使污泥氧化,降低自身处理能力;溶氧偏低则会影响微生物的活性和繁殖。

(4)生化系统进入有毒物质

会使污泥中毒,严重影响处理效率。如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如汞、镉、铅等)、有毒有机物(如某些芳香族化合物、卤代烃等)会抑制微生物的活性,甚至导致微生物死亡,使处理系统瘫痪。

(5)过多的盐分进入生化系统

高盐度会改变微生物细胞的渗透压,影响其正常生理功能,降低对有机物的降解能力,导致出水COD升高。过高的盐分会导致细胞脱水,影响物质运输和能量代谢等过程。

(6)污泥老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污泥会逐渐老化,这会使生化系统的降解性能下降,导致出水COD升高,需要及时更新污泥或采取措施恢复活性。

(7)前端厌氧池水解效果变差

若厌氧池的水解酸化作用不充分,有机物的可生化性降低,好氧池中的微生物将难以有效降解有机物,从而导致出水COD超标。

(8)曝气过于激烈

过度曝气会使污泥结构变得松散,菌胶团破裂,导致污泥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碎片进入水中,增加COD含量。

(9)进水量升高

调节池若未能有效缓冲这种冲击,会使生化段的停留时间缩短,有机物无法得到充分去除。如,当进水量突然增加一倍时,如果调节池的容量和处理能力有限,生化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会减少,从而影响有机物的降解效果。

a4.png

二、出水COD超标的应对措施

1.针对进水水质

(1)还原性无机物含量异常

对进水水质实时监测,一旦发现还原性无机物含量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若亚硝酸盐等含量过高,可精准投加适量的氧化剂(如次氯酸钠、过氧化氢等)将其氧化,降低对COD测定的干扰。

(2)进水pH值异常

在预处理或一级处理阶段,应使用精准的检测设备监测废水的pH值,并根据实际情况投加适量的酸(如硫酸、盐酸等)或碱(如氢氧化钠、碳酸钠等)来中和废水。在预处理阶段,要确保废水充分内循环,以保证中和效果的彻底性,然后再缓慢恢复进水。

若判断pH异常的废水即将影响生化系统,可加大回流量,利用沉淀池的废水来稀释pH值,降低其对生化阶段的不良影响。

(3)水温过低

在每年的11月中旬前后,应提前规划并逐步减少排泥量,以缓慢提高污泥浓度。当水温过低时,要适当降低生化系统的进水量,减小回流比,增加废水在生化阶段的停留时间。同时,可以考虑在生化池上加盖保温材料、设置热水循环系统等措施来提高生化池的温度。

(4)有机物浓度过高

发现有机物浓度过高,应立即大幅度降低生化系统的进水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甚至可以暂时停止进水。同时降低回流比,提高曝气量,通过闷曝来恢复系统功能。

(5)进水存在难降解或抑制类成分

对于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可以考虑采用混凝沉淀、气浮、吸附等物化处理方法进行预处理,将其从水中去除或转化为易降解的物质。对于具有抑制作用的物质,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去除或降低其浓度。

如,对于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可以投加硫化物沉淀剂,使其生成不溶性的硫化物沉淀,从而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抑制作用。此外,还可以通过投加适量的营养物质,如氮、磷等,来提高微生物的抗毒性能力,增强其对抑制类物质的耐受性。

a2.jpg

2.针对生化系统问题

(1)温度波动

对于温度波动较大的情况,可以采取在生化池周围设置保温设施(如保温墙、保温盖等)、在冬季适当增加热水补充量、在夏季采取遮阳和喷淋等措施来稳定生化系统的温度。

(2)营养料比例不均衡

定期使检测生化系统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及时调整进水中的营养料比例。如果发现C、N、P比例失衡,可以通过精准投加适量的碳源(如葡萄糖、甲醇等)、氮源(如尿素等)、磷源(如磷酸二氢钾等)等营养物质来恢复平衡。要严格控制投加量和投加方式,避免过量投加导致水质恶化。

(3)水中溶解氧波动

加强监测,及时调整曝气设备的运行参数,保证水中溶解氧的稳定。如果发现溶解氧过高,可以适当减少曝气量或缩短曝气时间;如果发现溶解氧过低,可以增加曝气量或延长曝气时间。还可以通过优化生化池的结构和运行方式(如设置多点曝气、采用推流式曝气等),提高溶解氧的利用效率,减少溶解氧的波动。

(4)生化系统进入有毒物质

发现生化系统进入有毒物质,要立即停止进水,并对生化池进行闷曝处理。同时,精准投加适量的营养物质和微生物菌种,促进微生物的恢复和生长。如果有毒物质的浓度较高,可以考虑采用化学氧化(如芬顿氧化等)、活性炭吸附等方法进行预处理,降低其毒性。

(5)过多的盐分进入生化系统

对于盐分含量较高的废水,可以考虑采用反渗透、纳滤等物化处理方法进行预处理,去除废水中的大部分盐分。如果采用生化处理,要选择耐盐性较强的微生物菌种,并适当增加污泥浓度,提高微生物的抗盐能力。同时,要严格控制进水盐分的浓度,避免过高盐分对微生物造成过大冲击。

(6)污泥老化

定期对生化系统中的污泥进行监测和分析,根据活性、沉降性能等指标,准确判断污泥是否老化。如果发现污泥老化,要及时进行污泥更新,补充新鲜的活性污泥。同时,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延缓污泥的老化速度。还可以通过投加适量的微生物菌种,增强污泥的活性和处理能力。

(7)厌氧池水解效果变差

如果发现水解效果变差,要深入查找原因(如污泥活性降低、进水水质变化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例如,可以通过投加适量的营养物质、微生物菌种等,提高污泥的活性;通过调整进水水质、水力停留时间等参数,改善厌氧池的运行条件。

(8)曝气过于激烈

根据生化池内的溶解氧浓度,合理调整曝气量。如果发现曝气过于激烈,要及时降低曝气量,避免菌胶团破裂。同时,要定期对曝气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3.针对进水冲击负荷

(1)进水量升高

确保调节池有足够的容量和强大的处理能力,能够对进水水量的剧烈波动进行有效的缓冲。根据液位的变化,精准调节进水阀门的开度,控制进水流量。

(2)进水水质出现波动

在进水口设置水质自动监测仪,对COD、氨氮、pH值等主要指标进行在线监测。当发现进水水质出现波动时,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例如,当进水中出现高浓度的有机物时,可以适当降低生化系统的进水量,增加曝气量,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当进水中出现有毒有害物质时,可以采取化学氧化(如臭氧氧化等)、活性炭吸附等预处理方法,降低其毒性。

(来源:环保先锋行动站)


标签

0

最近浏览:

联系方式

未标题-3.png服务热线:020-82510890
未标题-4.png传真:020-82510890
未标题-5.png邮箱:canglvhb@163.com
未标题-6.png广州市天河区车陂启明大街93号A218房

快捷导航

藏绿文化                      服务案例

解决方案                      主营业务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更多精彩

  • 扫描关注 微信二维码

    扫描关注
  • 扫描关注 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
版权所有:广州市藏绿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欢迎来电咨询! 粤ICP备20050393号 服务支持:天呈汇